桃花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西超文学网网xamob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除了这些, 团部还有油坊、还把磨房升级成磨坊加工厂,冬天还集体做粉条、熬糖卖给自己生产团的社员们。如今这些基本的农产品, 他们不但能自给自足,还给供销社发货完成收购副产品的任务。
如今已然是统购统销, 严厉打击投机倒把, 不允许个人经商。他们是生产队副业, 只允许自用以及给供销社交任务, 不允许第三条路。
果园和菜园也发展很好。
这两年他们在种子站的帮助下,培育出一批新品种的菠菜, 这种菠菜根红, 叶翠、脆嫩, 营养丰富, 长势良好,而且产量高。
他们给命名为“东方红菠菜”, 这种菠菜不但当地人喜欢吃,供销社也喜欢进货发到城里。后来甚至坐火车送到首都被端上中南海的餐桌招待外宾,有日本韩国的大使吃过以后,立刻表示要下单进口中国东方红菠菜。
尽管红旗公社还没有通电, 但是有周家村的丰富水源, 团部的生态农场、工厂办得风生水起,如今俨然有小型城镇的雏形与公社所在的大队分庭抗礼,估计过两年就能超过公社驻地。
……
这时候在高瑞阳的运作下, 傅书记终于平安回家, 原打算让他去区人大革委会任职, 可他却想退休回家养老。
傅臻得到消息赶回城里和二哥一起把两老接回来,回来以后两位老人也不想和儿子住一起,傅二哥还住县委家属院,老两口要搬回之前的老家。
县城北边的狮子街还留着他们当初的院子,修缮一下就能住。狮子街原本是北营口村,有单、傅、张、孙、四个大姓,如今已经化为县城,也就取消村的建制。
如今傅家搬回那里去住,傅臻也可以从那里出嫁。
傅臻前年夏天和邱磊确定恋爱关系,但是因为傅书记一直被关,所以就把婚事拖后,约定等傅书记自由之日就是让他们结婚之时。
如今傅书记回家,最高兴的莫过于邱磊。
两家是亲戚又是世交,结婚也不用多麻烦,把邱磊的房间休整一下当新房,再把傅臻的四季衣裳等封箱当嫁妆,直接抬过去。九月底傅书记回家,婚期就定在十月十八。
虽然婚礼仪式简单,但是来的亲朋却不少,那些能说会唱会跳的,还以歌舞朗诵等助兴,所以婚礼格外热闹。
先锋团一连队以莫茹、周明愈为代表当了娘家人,送上一百斤面、两百斤粗粮、一百斤鸡蛋、三只鸡、一车瓜果蔬菜,夫妻俩自己送了一百块钱,另外其他社员们也凑了一百块钱感谢傅臻和邱磊对先锋团的帮助。
终于娶到自己暗恋加明恋了十几年的人,邱磊也算守的云开见过月明,别说人家闹洞房的故意灌他酒,他自己都高兴得恨不得灌醉自己。
要不是有重力限制,莫茹觉得他能一蹦上天!
最后还是周明愈加上邱云以及他的几个哥们帮他挡酒,否则他晚上绝对做不成新郎官!
“明愈,你等着啊,等我家儿子……哦,不,儿子太小,等我家闺女给你当儿媳妇!”
酒精让他脑子记忆退化,感觉小八现在也就是三五岁,自己紧赶慢赶,来年生个大胖闺女,正好能把女婿给站下!
那边吃吃喝喝的几小只都盯着他笑,七七和和亮亮早就懂事,小八虽然不关注这些,却也懂得儿媳妇儿啥意思。
七七就跟他笑,“小八,要是来年臻姨给你生个媳妇,你媳妇比你小十岁,要是来年生个大舅子,那你媳妇还得再等一年,哈哈哈。”
小八看了邱恒一眼,淡淡道:“错,说不定来年生的是小弟弟,那就是你未来的男人!”
七七伸手就去拧小八的耳朵,“你胆儿肥了,还敢胡说,就算是小弟弟我比他大那么多呢。”
小八呵呵一笑。
邱恒赶紧给他们姐弟俩拉架,“不要吵了,咱们去我家吧。”
周七七:“还没闹洞房呢,我干爹结婚不闹洞房他会觉的瞧不起他,不圆满,咱们得可劲儿闹才行!”
她说得一本正经,大有奉旨闹洞房的架势。
邱恒拉她的手,“咱们走吧,我从同学那里弄来好多小人书呢。”他前年下乡在莫茹家住了将近一年,如今和七七、小八的感情特别好,虽然去年已经回来念书,一有空他也去乡下住。
他又看看小八,“小弟走了,我还给你要了好几个三极管呢,你不是一直念叨吗?”
小八一听,三极管比闹洞房有意思也跟着走了。
第二天一早周明愈带着来观礼的社员们回去,莫茹则带着俩孩子在城里住几天,在县城周边逛逛,可惜几处古迹被毁得不像样子,也看不到什么。
这日邱磊弄了几张电影票,一场是《地雷战》一场是三打白骨精。
地雷战、地道战、麻雀战是典型的游击队打法,这时候都被搬上了银幕,深受广大观众喜爱。
《小兵张嘎》《马兰花》《三打白骨精》等则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。
从电影院出来,周七七对莫茹道:“妈,咱们团队什么时候能放电影啊?让我爸去买机器呗。”
两个片子中场休息的时候,邱恒带他们俩去后面玩。
放电影的那个人是他同学的爸爸,他们很熟的,那人看三个孩子长得又俊又乖,就放心让他们在那里玩儿。
后来看小八对放电影的机器很好奇,还给他讲讲放电影的技巧,以及机器组成部分。
七七也看到是把胶片放大投影到前面的白银幕上,当然需要有电,他们村没有电,但这个不是问题,爸爸说过可以买发电机,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就可以放电影的。
莫茹认真地考虑了一下,“不是咱们团部不买,是没地方买。现在机器都受限,公社都没有呢,团部更没了。”
现在别说各大队,就是公社也很少有放电影的地方,基本都是县级以上才有电影院。
这时候政策还没那么松,也并没有县里放映队下乡放电影的,那估计得到八90年代的乡下吧。
而且先锋团如今有照相馆,就已经非常超前惹人眼红的。
以前只有县里有照相馆,年轻人因为招工、入伍、上学等原因需要照相的就要去县里,前几年公社才有了照相馆。
就这样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拍过照片呢。
而先锋团因为几年前周明愈托关系买了洗照片的工具,一直帮附近的社员们拍照,单人照、结婚照、满月照、全家福等,也满足了附近大队社员们的需求,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虚荣感。
去年底周明愈直接在代销点办了一个小照相馆,交给一个扎根在农村的知青打理,平日可以上工,空里帮人照相,虽然没有工资但是一个月能有三块钱补贴,也很让人羡慕的。
毕竟这时候一些队干部一个月的补贴也就五毛钱到一块钱,队长的补贴也就才两三块。
关键是荣誉!
这可是掌管着照相匣子呢!大小也是个干部,而社员们对干部都是很羡慕的。
要说买个放映机,周明愈肯定也可以研究,只是……没指标啊。
有钱买不到东西的年代,说的就是现在!
更何况他们还被刘新农摆了一道,拖拉机都不给买呢。
如果有拖拉机,今年耕地种地,不知道要轻快多少呢。
莫茹就劝闺女先把这个念头往后放放,“等买了拖拉机以后,你们爸爸有时间,妈妈就和他说放映机的事儿。”
“那可说定啦,妈你不要食言!”周七七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。
看完电影他们就能回家吃饭,莫茹和傅臻说明天回家。
傅臻虽然不舍的,但是家里也很多事儿呢,离不开莫茹,她也不强求,只说有时间就下乡找他们玩儿。
走到路口的时候,一群穿着军装的年轻人在打闹。自从66年以后,绿军装已经成为了全民最时髦的衣服,大人小孩都喜欢穿,尤其是最好美的十几岁的男女青年。
所以穿着军装的未必是军人。
不过莫茹一眼就看到其中有两个腰板笔挺,气质凌厉,一看就有军队做派。
邱磊和傅臻也看到了,他们没当回事,毕竟这时候军部进驻革委会,基本上县级以上革委会都是军队坐镇的。
只是高进县虽然也是军队做靠山,但是部队并没有派人进驻县革委会,所以城内的军人并不多的。
今儿看场电影就碰到俩,莫茹觉得这概率有点大。
当他们走过去的时候,那俩军人盯着他们看了一会儿,最后视线落在莫茹和小八的身上。
莫茹看其中一个人有点面熟,只是年纪似乎有点不大对。
“莫茹,你认识?”傅臻觉察她的异样。
莫茹摇头,“没,咱们回家吧。”
住了一夜,第二天周明愈一早来接娘三个回家。
莫茹他们要走,邱恒最不舍,“七七,小八,周末我去找你们玩啊。”
小八:我不和你玩儿,你下棋打牌也赢不了我。
周七七朝他挥手,“不,还是我们来找你看电影。”最近她有点迷看电影。
回家的路上,俩孩子不肯让爸妈带着,他们俩换着骑车带人,一路跑在头里。
这时候路上也没什么汽车,随便他们自己怎么骑,大人也不用担心。
叮嘱了俩孩子,莫茹坐在后座脸靠在周明愈的背上,手臂环着他精瘦的腰,“我们看电影出来的时候,我看到姓崔的了。”